排序 | 姓名 | 简介 |
1 | 冯异 | 东汉开国名将,跟随刘秀大破赤眉、平定关中,协助刘秀建立东汉 |
2 | 耿弇 | 东汉开国名将,败延岑、平齐鲁、定陇右,平定46郡,攻取300余城池 |
3 | 窦宪 | 对北匈奴开展稽落山之战、伊吾之战等四次大战,彻底歼灭北匈奴主力 |
4 | 岑彭 | 东汉开国名将,劝降朱鲔,平定南方 |
5 | 吴汉 | 斩杀苗曾、尚书令谢躬,平定铜马、青犊等流民军,协助刘秀建立东汉 |
6 | 马援 | 东汉开国功臣,二定交趾,北击乌桓,助破隗嚣,抚平羌乱 |
7 | 班超 | 随窦固出击北匈奴,奉命出使西域,收服西域五十多个国家 |
8 | 段颎 | 大破西羌,击灭东羌,平定公孙举叛乱 |
9 | 皇甫嵩 | 平定黄巾之乱,击破王国叛军 |
10 | 耿恭 | 担任戊己校尉屯兵金蒲城期间,两次抵御北匈奴 |
研究声明:东汉十大名将,本榜单主要依据历史人物时任官职、知名度、影响力、主要贡献以及与榜单主题的契合度等情况,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/榜单进行推荐。文章仅供阅读交流,如有疑问,欢迎在末尾评论/交流。
东汉著名将领介绍冯异冯异(?-公元34年),字公孙,颍川父城(今河南省宝丰县东)人,东汉开国名将、军事家,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,平顶山历史著名人物之一。冯异原为新朝颍川郡掾,后归顺刘秀,随之征战,大破赤眉、平定关中,协助刘秀建立东汉。刘秀称帝后,冯异被封为征西大将军、阳夏侯。【详细>>】耿弇耿弇(公元3年-公元58年),字伯昭,东汉名将,扶风茂陵(今陕西兴平东北)人。父亲耿况在王莽新朝时担任朔调(即上谷)连率(即太守)。耿弇成长在父亲任所,经常观看郡尉们的军事训练,从小喜好领兵作战之事。公元23年,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的狂涛摧毁,刘玄被拥立为皇帝,但各地豪强多拥兵自立。耿况因是王莽任命的官员,为了自保,派耿弇去长安觐见刘玄。耿弇行至中途,听说刘秀经略河北,便去投奔,被留作门下吏。【详细>>】吴汉吴汉(?-44年),字子颜,南阳宛县(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)人。东汉开国名将、军事家,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。出身寒微,起家亭长,进入渔阳郡贩马为业。更始元年(23年),起家安乐县令。率众归顺萧王刘秀,拜偏将军、建策侯。此后,斩杀苗曾、尚书令谢躬,平定铜马、青犊等流民军,忠心支持刘秀称帝。东汉建立后,拜大司马、广平侯,率军扫灭刘永、董宪、公孙述、卢芳等割据势力,攻打匈奴。马援马援(前14年-49年),字文渊,扶风郡茂陵县,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,东汉开国功臣之一。新朝末年,马援投靠陇右军阀隗嚣麾下,甚得其器重,后归顺光武帝刘秀,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。统一之后,马援虽已年迈,但仍请缨东征西讨,西破陇羌,南征交趾,北击乌桓,官至伏波将军,封新息侯,世称“马伏波”。其老当益壮、马革裹尸的气概,受到后人的崇敬。【详细>>】皇甫嵩皇甫嵩(?-195年),字义真。安定郡朝那县人。东汉末期名将,雁门太守皇甫节之子、度辽将军皇甫规之侄。皇甫嵩出身于将门世家,最初被举为孝廉、茂才。汉灵帝时被征为侍郎,迁北地太守。黄巾起义爆发后,与宦官吕强上疏请求解除党禁,被授为左中郎将,率兵讨平黄巾之乱,“威震天下”。战后升任左车骑将军,领冀州牧,封槐里侯。到任后,他奏请减免冀州百姓一年的租税。后因得罪权宦赵忠、张让而被罢免,改封都乡侯。【详细>>】耿恭耿恭,字伯宗,扶风茂陵(今陕西兴平东北)人,耿况之孙,耿广之子,耿秉之堂弟,建威大将军、好畤侯耿弇之侄,东汉官员、将领。耿恭的父亲耿广很早就去世了,耿恭为人慷慨多谋略,有将帅才能。永平十七年(74年),担任司马,跟随骑都尉刘张、奉车都尉窦固、驸马都尉耿秉等打败车师,并将车师纳入东汉版图,于是朝廷任命耿恭为戊己校尉,屯兵金蒲城。【详细>>】